「雨无声」 你笑时,雷声温柔,暴雨无声
描写雨的诗句及情感
1. 唐诗关于描写雨的诗句和情感
唐诗关于描写雨的诗句和情感 1.关于雨的诗句以及诗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关于“雨”的诗句及表达的情感有哪些
1.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表达的情感: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
2.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表达的情感: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3.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表达的情感: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4.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表达的情感: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5.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表达的情感: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6.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表达的情感:由作者的少年风流、壮年飘零、晚年孤冷,分明可以透见一个历史时代由兴到衰、由衰到亡的嬗变轨迹,而这正是此词的深刻、独到之处。
7.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表达的情感:上片于壮丽的秋景之中含有凄凉伤感之柔情,下片于缠绵的离情中带有伤感之景,前后情景交相辉映。
8.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表达的情感: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9.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表达的情感:作者对自己的苦痛毫不掩饰,把自己的人生感慨明白写出,不假饰,不矫情,简洁质朴,有现实感,虽然思想情调不高,但艺术价值不低。
10.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表达的情感:这首词的佳处不只在于词句之清圆流转,其于自然明畅的吟哦中所表现的空间阻隔灼痛着痴恋女子的幽婉心态更是动人。唐寅轻捷地抒述了一种被时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将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灵动地显现于笔端。
3.关于描写雨的古诗大全五言诗
1、《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听雨》
宋·方岳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
4、《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相送》
南朝·何逊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如有帮助,望采纳!
4.关于雨的唐诗宋词
一、喜雨——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喜雨往往与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联系在一起。韦应物《幽居》诗:“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就是人们赞赏的佳句。“微雨”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也有诗人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诗人幽居的宁静和心情的喜悦可见一斑。
苏轼《浣溪沙》词:“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一场透雨过后,原野青青,景色格外清新可爱,走马于平沙芳草地上,自是一尘不染,只觉满眼青翠,内心喜悦可以想见。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有“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两句,诗人极为生动细腻地描绘了鱼和燕子在微风细雨中的动态。鱼的欢欣,燕子的轻盈,引起了诗人喜悦的心理反应,这不正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吗?
我们再来看一首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它细腻、匀称、滑爽、滋润而又慢慢地普降到皇城中的街道。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觉得快乐、新鲜、活泼、清香,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在喜雨诗中流传最广的要数杜甫的《春夜喜雨》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知人意,在大地急需要雨时,雨来了,它好在适时。在人们正酣睡的夜晚,雨无声地,细细地下,不知不觉中柔情地融入大地,化作生命的光泽与亮色,它好在润物无声。雨既是春雨,又是好雨,它知人意,体人心,故令人喜。题目中那个喜字在诗中虽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逢里迸透。”[2]
同类的例子还有:“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文同《北斋雨后》);“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汪藻《即事二首》其一);“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近》)等。这些诗词句子均写得清亲可爱,给人以快感。我们从中可以读出生命的光泽和人生的生机与希望。
二、苦雨——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
往事如烟,人生苦短,“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当诗人伤春、悲秋、离愁、别恨、寂寞、无奈之时,雨飘然而下,成了最契合文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物象,具有了特定的感情内涵。这样的例子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现列举如下: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姜白石《点绛唇》:“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苏轼《浣溪沙》:“萧萧暮雨子规啼。 ”李璟《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贺铸《半死桐》:“空床卧听南窗雨。”苏辙《逍遥堂会宿二首》其二:“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许浑《谢亭送别》:“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戴叔伦《苏溪亭》:“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从上面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苦雨往往跟悲、怨、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季节以春、秋两季为多,时间以黄昏、夜晚为主。春雨绵绵,秋雨霏霏。当落红无数、春去匆匆、悲风怒号、黄叶飘落、日暮途穷、夜深人静之际,雨像懂得人的情思,点点滴滴地洒落,也一声声地撞击着人的心扉,诗人百感交集,泪水与哀愁同出,读来令人断肠。
来雨轩听雨,雨雨无声声,雨雨有泪,怎么对下联
去雪阁赏雪,雪雪微茫茫,雪雪无心
关于描写雨的宋词诗句(关于雨的诗句古诗大全)
1.关于雨的诗句古诗大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描写雨的诗句古诗大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苏秀道中》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有美堂暴雨》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春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秋思》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苏秀道中》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有美堂暴雨》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春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秋思》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北斋雨后》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春日游湖上》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春日田园》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六月二十七》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郑风·风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秋宿湘江》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春寒》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春日游湖上》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听雨》。
3.古代诗词有关雨的诗句有哪些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清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志南《绝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山居秋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杜甫《春夜喜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许浑《咸阳城东楼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李商隐《夜雨寄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杜牧《江南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李商隐《夜雨寄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杜甫《春夜喜雨》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韦应物《滁州西涧》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黄庭坚《寄黄几复》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4.描写雨的唐诗宋词,不要有关雨的,要写雨的,多一点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风雨》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两汉乐府《上邪》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两汉乐府《迢迢牵牛星》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南北朝·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南北朝·何逊【相送》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唐·白居易《长恨歌》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唐·白居易《浪淘沙》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唐·白居易《南湖春早》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
——唐·白居易《杨柳枝》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唐·白居易《夜雨》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簌簌,江蓠湿叶碧凄凄。
——唐·白居易《竹枝》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唐·白居易《秋雨夜眠》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唐·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唐·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唐·崔颢《题潼关楼》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唐·崔颢《行经华阴》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唐·崔颢《雁门胡人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唐·戴叔伦《苏溪亭》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唐·杜甫《兵车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杜甫《春夜喜雨》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唐·杜甫《寄韩谏议注》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唐·杜甫《贫交行》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甫《江南春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5.描写雨的宋词
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忆王孙·夏词》
[宋]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
过雨荷花满院香。
沈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
针线慵拈午梦长。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6.关于雨的唐诗宋词
一、喜雨——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喜雨往往与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联系在一起。韦应物《幽居》诗:“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就是人们赞赏的佳句。“微雨”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也有诗人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诗人幽居的宁静和心情的喜悦可见一斑。
苏轼《浣溪沙》词:“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一场透雨过后,原野青青,景色格外清新可爱,走马于平沙芳草地上,自是一尘不染,只觉满眼青翠,内心喜悦可以想见。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有“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两句,诗人极为生动细腻地描绘了鱼和燕子在微风细雨中的动态。鱼的欢欣,燕子的轻盈,引起了诗人喜悦的心理反应,这不正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吗?
我们再来看一首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它细腻、匀称、滑爽、滋润而又慢慢地普降到皇城中的街道。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觉得快乐、新鲜、活泼、清香,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在喜雨诗中流传最广的要数杜甫的《春夜喜雨》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知人意,在大地急需要雨时,雨来了,它好在适时。在人们正酣睡的夜晚,雨无声地,细细地下,不知不觉中柔情地融入大地,化作生命的光泽与亮色,它好在润物无声。雨既是春雨,又是好雨,它知人意,体人心,故令人喜。题目中那个喜字在诗中虽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逢里迸透。”[2]
同类的例子还有:“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文同《北斋雨后》);“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汪藻《即事二首》其一);“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近》)等。这些诗词句子均写得清亲可爱,给人以快感。我们从中可以读出生命的光泽和人生的生机与希望。
二、苦雨——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
往事如烟,人生苦短,“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当诗人伤春、悲秋、离愁、别恨、寂寞、无奈之时,雨飘然而下,成了最契合文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物象,具有了特定的感情内涵。这样的例子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现列举如下: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姜白石《点绛唇》:“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苏轼《浣溪沙》:“萧萧暮雨子规啼。 ”李璟《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贺铸《半死桐》:“空床卧听南窗雨。”苏辙《逍遥堂会宿二首》其二:“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许浑《谢亭送别》:“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戴叔伦《苏溪亭》:“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从上面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苦雨往往跟悲、怨、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季节以春、秋两季为多,时间以黄昏、夜晚为主。春雨绵绵,秋雨霏霏。当落红无数、春去匆匆、悲风怒号、黄叶飘落、日暮途穷、夜深人静之际,雨像懂得人的情思,点点滴滴地洒落,也一声声地撞击着人的心扉,诗人百感交集,泪水与哀愁同出,读来令人断肠。
7.关于雨的唐诗宋词
韦应物《幽居》: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
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张峰奇的《离岸》 歌词
填词:江有为
谱曲:张峰奇
编曲:王治平
晨露化愁云的雾,落月洒不透孤独
日出又让朦胧,掩饰了哀愁 霜满布
祝福与别离依附,蝉鸣唤不回当初
江水又向东流,心随着你走
徘徊朝朝暮暮,用泪织下的信物
我贴心紧紧守护,杨柳折尽过往的幸福
催促离去的脚步,尘吹拂 离岸已落幕
剩下伤无声追逐。船舟缓缓航至川谷
荡出思念的纹路,情远赴 离岸已落幕
残留痛无声的诉,挥挥袖让承诺细读
对你的牵肠挂肚 泪记述,祝福与别离依附
蝉鸣唤不回当初,江水又向东流
心随着你走,徘徊朝朝暮暮
用泪织下的信物,我贴心紧紧守护
杨柳折尽过往的幸福,催促离去的脚步
尘吹拂 离岸已落幕,剩下伤无声追逐
船舟缓缓航至川谷,荡出思念的纹路
情远赴 离岸已落幕,残留痛无声的诉
挥挥袖让承诺细读,对你的牵肠挂肚 泪记述
尘吹拂 离岸已落幕,剩回忆无声放逐
少了你遍地成荒芜,唯有厮守的温度
情远赴 离岸已落幕,残留雨无声的哭
天边孤雁哀声倾吐,海枯石烂的归途 我记住
扩展资料:
《离岸》这首歌能有这么丰富的编曲,最主要归功于王治平王老师,当初张峰奇给他的demo不是属于中国风的歌曲,那时候他只是先谱好曲,词还没有写,等到王老师编好曲回来后,当他听到最前面老师请人唱了一段大戏的京剧,
反而让身为这首歌制作人的他更有想法,张峰奇觉得既然老师编的这么中国味,就请他朋友写了文言文的歌词。
张峰奇(1986年8月29日-),台湾创作歌手。2004年出道,17岁已经一手包办作曲与填词并入围金曲奖,故被誉为创作金童,
仍然是金曲奖入围的最年轻创作歌手记录保持者,有著名的爸爸张魁和大伯张帝加持,但盛名却让他备感压力,出道至今已出了三张个人创作专辑另有拍一部偶像剧少年卡布奇诺,是个实力派创作歌手兼演员。
对诗句,这个应该怎么对?求解。答对100悬赏
一剑八荒千丈壁,龙吟重啸,何主朗朗定乾坤?
数语四极万仞山,虎威再振,谁人侃侃平天下?
有道是,浮屠易修经幢难刻,如何为佛?
常言曰,度人度己救人须彻,方为得道。
西阁有天仙,对月挽蝶髻,以夜揽银辉,明眸若琼,恰一曲卿别离。
东海居女娃,临水衔微木,用来填沧海,文首白喙,鸣几声精卫冤。
梦中楼中池中亭,一琴一歌一美仙。
江上湖上海上舟,数鸥数钓数点帆。
情不惊,石不语,花不落,云不殇,天不绝。
风无痕,雨无声,思无私,行无偏,人无辈。
表达对雨的喜爱的诗句有哪些
1. 关于对雨的喜爱的诗句
关于对雨的喜爱的诗句 1.表现诗人对雨的喜爱之情的诗句
韦应物《幽居》: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 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 谁谓薄世荣。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节选)
姜夔《平甫见招不欲往》: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偶的最爱,呵呵)
方岳《听雨》: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
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汪藻《即事二首》其一:燕子将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
文同《北斋雨后》: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郑文宝《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徐俯《春游湖》: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翁卷《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墉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好美的意境)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美到无言)
戴叔伦《苏溪亭》: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关于 雨 的诗句
1)杜甫《春夜喜雨》赏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
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
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
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
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凝而成……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
“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游程中所见。
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
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这联和上联是此诗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
这更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尾联写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从孤山北面到现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诗人一路走来一路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湖面春水新生、树上春莺争鸣、空中春燕衔泥、堤岸春花渐开、春草刚绿,诗人敏锐细腻的笔触,让人们从中体会到西湖正在舒展地着上春装。
诗人赞美西湖的春色,并且指出他最爱在白沙堤上行走。白堤的两边是水,堤两旁种满了柳树、桃树。
春天走在白堤上,澹澹的湖水就在你的脚边,你仿佛走在水面上;初春的柳枝如烟如雾,如丝如缕,飘拂在你的脸上,使你心中涌生无限温柔无限爱,你像在梦境、在仙境。当春天走在白堤上时,你就更能体味到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感觉和心情了。
全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扣紧“春行”二字来描写景物的。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至白沙堤止。
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 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
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了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3)杜牧《江南春绝句》赏析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江南多么迷人,多么令人向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已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但那只是宏观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则相对具体一些,似乎领我们参观了几个景点,印象也就更深刻了。
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首先诗人把我们带入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
你看,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帝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多么令人心驰神往!“千里”说明是写整个江南,但整体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
3.关于雨的诗句和段落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雨 约
作者:不祥
想雨的时候,就是心事和忧伤积攒得很沉很重的时候,心情像枯渴的禾苗盼着雨的到来。
不管雨落的是大是小,如果是在清晨,伴我从梦中悠然醒来,就成了清凉舒卷的心意。清新亮亮的,我一天的心情就有了依靠。
如果雨落在白天,就湿了心中的尘熙,一份莫名的忧伤在清凉的风里,写意成淅沥的诗境。一切都静了,喧哗都沉进了城市的水里,一切都流走了,只有纷飞的雨。于是就走出去,不想带伞,让所有的郁闷在脚下流淌。那时,就进入童话了。
除了躲起来的人,一切都是湿的,真好,一切都是轻轻的静,唯雨敲着面孔如落午夜的小窗。
午夜听雨时,梦在雨里,雨在梦里。远近飘忽中,思绪就有了入禅的古韵,在天籁的触抚里,一份感动渲染了雅致的梦境。
今天雨又来了,在我走在路上正不知该把糟透的心扔向何处的时候来了,由远而近惊动了人和所有能动的东西。
我停下,不躲不避等着雨的来临。
当第一个雨点驾云御风倏忽落在了我的鼻尖上时,令我生出舒畅的酸楚。当我的头发湿透了,当我的衣服湿透了,当我看见所有的人都躲起来时,我感受到了全身玲珑凸凹和每一个细节的清晰,有了一种放声大哭的渴望。
我走着,在躲着人的指指点点里,傻瓜一样与雨亲近着。我不想回去,更不想躲起来,当肉体的凉意渗透进心里的时候,我发现路上已经积水,郁闷和污垢都在随着雨水流走。一切都已过去了,世界 又变的水灵灵清新亮丽起来。
我发现,路边花坛的枝叶下有一只湿淋淋的没来得及躲起来的花斑蝴蝶,正在挣扎着爬上一棵草叶。我想,如果蝴蝶能换一种心情,就会如旁边的蜗牛一样的惬意(蜗牛在散步像我的模样),就会把这场糟糕透顶的淋雨变成一次舒畅的沐浴。
我呢?我能把常人认为是倒霉淋雨的事情当成一种缓解释放心绪的方式,为何不能把在雨中的豁达宽容和兴致换位到每个无雨的日子里呢?
我只是一个喜欢淋雨的蜗牛吗?
在雨里真的很好,如果能不是匆忙惊慌的躲避逃开,或不因忧伤在雨中游荡,能静静的与风雨进行交流,就能体察到都市的闷燥和情感的结痂在一片片剥落,慢慢显出了记忆的绿叶和鲜活的心。雨是
天地的使者,滋养和启发着世间万物。我不禁又庆幸因对雨的喜好而得到的感悟。
我看见灯正在逐一亮起,在高低不等的房子里亮晶晶的令人感动。我似恍若隔世,生出了对人的崇拜和对万物的亲切。
对生命而言,所有的区别都在房子和灯光里面。
我回去,把湿淋淋的衣服和湿淋淋的心情一起晾干。
4.要一篇关于雨的诗,并写出喜欢它的理由
打开唐宋诗词作品,到处听得到雨声。
雨中多愁,因而雨中多诗。以杜甫和李商隐为例:杜诗中“雨”意象出现了246次,比“睛”的36次多了六倍;李商隐诗中有关“雨”的意象出现了73次,而“睛”只有10次。
[1]雨作为一种轻柔流动的物象,更是常常出现在词人的笔下,成了词人抒发个人感慨的有效载体。雨从一种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意的自然现象到被刻意营造成中国文学中传统的抒情意象,其中融注了作者特有的感受、体验、情绪和心态,具有了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
下面我们将从四个方面谈谈“雨”意象的建构类型及其人生意蕴。 一、喜雨——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喜雨往往与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联系在一起。
韦应物《幽居》诗:“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就是人们赞赏的佳句。“微雨”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也有诗人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诗人幽居的宁静和心情的喜悦可见一斑。
苏轼《浣溪沙》词:“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一场透雨过后,原野青青,景色格外清新可爱,走马于平沙芳草地上,自是一尘不染,只觉满眼青翠,内心喜悦可以想见。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有“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两句,诗人极为生动细腻地描绘了鱼和燕子在微风细雨中的动态。鱼的欢欣,燕子的轻盈,引起了诗人喜悦的心理反应,这不正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吗? 我们再来看一首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它细腻、匀称、滑爽、滋润而又慢慢地普降到皇城中的街道。
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觉得快乐、新鲜、活泼、清香,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在喜雨诗中流传最广的要数杜甫的《春夜喜雨》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知人意,在大地急需要雨时,雨来了,它好在适时。在人们正酣睡的夜晚,雨无声地,细细地下,不知不觉中柔情地融入大地,化作生命的光泽与亮色,它好在润物无声。
雨既是春雨,又是好雨,它知人意,体人心,故令人喜。题目中那个喜字在诗中虽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逢里迸透。”
[2] 同类的例子还有:“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文同《北斋雨后》);“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汪藻《即事二首》其一);“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近》)等。这些诗词句子均写得清亲可爱,给人以快感。
我们从中可以读出生命的光泽和人生的生机与希望。 二、苦雨——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 往事如烟,人生苦短,“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当诗人伤春、悲秋、离愁、别恨、寂寞、无奈之时,雨飘然而下,成了最契合文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物象,具有了特定的感情内涵。这样的例子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现列举如下: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姜白石《点绛唇》:“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苏轼《浣溪沙》:“萧萧暮雨子规啼。”
李璟《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贺铸《半死桐》:“空床卧听南窗雨。”
苏辙《逍遥堂会宿二首》其二:“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许浑《谢亭送别》:“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戴叔伦《苏溪亭》:“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从上面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苦雨往往跟悲、怨、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季节以春、秋两季为多,时间以黄昏、夜晚为主。
春雨绵绵,秋雨霏霏。当落红无数、春去匆匆、悲风怒号、黄叶飘落、日暮途穷、夜深人静之际,雨像懂得人的情思,点点滴滴地洒落,也一声声地撞击着人的心扉,诗人百感交集,泪水与哀愁同出,读来令人断肠。
三、雅雨——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代司空图在《诗品》中对“典雅”的解释是:“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3]郭绍虞先生说:“赏雨茅屋,幽居自得,见其雅”。[4]中国文人有喜雨的雅好,这是情感表现的需要,也是一种雅致人生意境的追求。
以韦应物《滁州西涧》为例: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山涧边簇生着一片可爱的芳草,树丛中有黄鹂鸟在悠然自得地鸣叫。向晚时分,春雨洒落,潮水暴急,野渡无人,孤舟自横,一片迷茫。
诗人对野生之物自然存在状态的倾心与赏玩,折射出闲雅萧散的人生态。
5.描写喜欢雨的句子
想雨的时候,就是心事和忧伤积攒得很沉很重的时候,心情像枯渴的禾苗盼着雨的到来。
不管雨落的是大是小,如果是在清晨,伴我从梦中悠然醒来,就成了清凉舒卷的心意。清新亮亮的,我一天的心情就有了依靠。
如果雨落在白天,就湿了心中的尘熙,一份莫名的忧伤在清凉的风里,写意成淅沥的诗境。一切都静了,喧哗都沉进了城市的水里,一切都流走了,只有纷飞的雨。
于是就走出去,不想带伞,让所有的郁闷在脚下流淌。那时,就进入童话了。
除了躲起来的人,一切都是湿的,真好,一切都是轻轻的静,唯雨敲着面孔如落午夜的小窗。 午夜听雨时,梦在雨里,雨在梦里。
远近飘忽中,思绪就有了入禅的古韵,在天籁的触抚里,一份感动渲染了雅致的梦境。 今天雨又来了,在我走在路上正不知该把糟透的心扔向何处的时候来了,由远而近惊动了人和所有能动的东西。
我停下,不躲不避等着雨的来临。 当第一个雨点驾云御风倏忽落在了我的鼻尖上时,令我生出舒畅的酸楚。
当我的头发湿透了,当我的衣服湿透了,当我看见所有的人都躲起来时,我感受到了全身玲珑凸凹和每一个细节的清晰,有了一种放声大哭的渴望。 我走着,在躲着人的指指点点里,傻瓜一样与雨亲近着。
我不想回去,更不想躲起来,当肉体的凉意渗透进心里的时候,我发现路上已经积水,郁闷和污垢都在随着雨水流走。一切都已过去了,世界 又变的水灵灵清新亮丽起来。
我发现,路边花坛的枝叶下有一只湿淋淋的没来得及躲起来的花斑蝴蝶,正在挣扎着爬上一棵草叶。我想,如果蝴蝶能换一种心情,就会如旁边的蜗牛一样的惬意(蜗牛在散步像我的模样),就会把这场糟糕透顶的淋雨变成一次舒畅的沐浴。
我呢?我能把常人认为是倒霉淋雨的事情当成一种缓解释放心绪的方式,为何不能把在雨中的豁达宽容和兴致换位到每个无雨的日子里呢? 我只是一个喜欢淋雨的蜗牛吗? 在雨里真的很好,如果能不是匆忙惊慌的躲避逃开,或不因忧伤在雨中游荡,能静静的与风雨进行交流,就能体察到都市的闷燥和情感的结痂在一片片剥落,慢慢显出了记忆的绿叶和鲜活的心。雨是 天地的使者,滋养和启发着世间万物。
我不禁又庆幸因对雨的喜好而得到的感悟。 我看见灯正在逐一亮起,在高低不等的房子里亮晶晶的令人感动。
我似恍若隔世,生出了对人的崇拜和对万物的亲切。 对生命而言,所有的区别都在房子和灯光里面。
我回去,把湿淋淋的衣服和湿淋淋的心情一起晾干。
6.关于雨的唯美诗句或句子
1、《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山居秋螟》【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3、《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4、《山中》【唐】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5、《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7、《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8、《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9、《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0、《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1、《绝句》【宋】释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12、《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3、《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14、《秋雨中赠元九》【唐】白居易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15、《连雨》【唐】白居易风雨暗萧萧,鸡鸣暮复朝。
碎声笼苦竹,冷翠落芭蕉。水鸟投檐宿,泥蛙入户跳。
仍闻蕃客见,明日欲追朝。16、《对雨》【唐】李白卷帘聊举目,露湿草绵芊。
古岫藏云毳,空庭织碎烟。水纹愁不起,风线重难牵。
尽日扶犁叟,往来江树前。17、《雨》【唐】杜牧连云接塞添迢递,洒幕侵灯送寂寥。
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18、《夜雨》【唐】杜牧九月三十日,雨声如别秋。
无端满阶叶,共白几人头?点滴侵寒梦,萧骚着淡愁。渔歌听不唱,蓑湿棹回舟。
本文链接:http://www.lyip.com.cn/2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