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蓉小品」 - 赵丽蓉小品经典台词
本文目录一览:
靠20年前两句台词,就帮国家抓到间谍,赵丽蓉小品到底有多厉害?_百度知 ...
没说是哪部小品,抓到哪个间谍啊
什么叫探戈(赵丽蓉小品台词)
探戈就是趟呀么趟着走,三步一窜呀么两呀两回头,五步一下腰,六步一招手,然后你在趟呀么趟着走,这叫探戈。上面绝对是准确台词,一字不差,不相信可以去看视频对照一下。
赵丽蓉跨界之路:从评剧到影视、小品,61岁才火,患肺癌仍演出
199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赵丽蓉在小品《老将出马》中演唱了一首英文版的歌曲《我心永恒》,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印象。 舞台上的赵丽蓉精神抖擞,喜气洋洋,丝毫不像是一位已经71岁的老人。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这首歌竟然是赵丽蓉老师在春晚舞台上的绝唱。
在小品《老将出马》刚开始彩排阶段的时候,赵丽蓉就表现出了咳嗽剧烈的症状。最严重的时候,不得不把她抬到后台休息,央视领导特意为她开了贵宾休息室,可赵丽蓉却说:
从1988年到1999年期间,从中国评剧院退休后的赵丽蓉反而迎来了自己演艺事业的最高峰,在喜剧小品的舞台上,绽放出了无与伦比的华彩篇章。
赵丽蓉曾经是一名备受观众喜爱的评剧演员,而她真正被全国观众所熟知,还是要从她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说起。在九十年代的央视春节晚会上,赵丽蓉表演的小品淳朴而感人,幽默且喜庆,她塑造出了众多可亲可爱的艺术形象。
赵丽蓉初次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是在1988年,在小品《急诊》中,她演绎了一位值班大妈。 首次登台的赵丽蓉毫无紧张与羞涩,将剧情中的小人物塑造的生动、自然、接地气,至今都让我们记忆犹新。
赵丽蓉在这个小品中仅仅是作为一个配角的角色出现,当时并没有使她成为全中国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但有了这次登台的经历,“火遍全国”的机会也离她越来越近了。
1989年,赵丽蓉再度登上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她与侯耀文一起出演了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 这次能够获得出演春晚小品的机会,对赵丽蓉来说,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正是由于这部小品的编剧石林的极力推荐,当年的央视春晚导演张晓海才决定:让刚刚从评剧舞台退休的戏曲演员赵丽蓉尝试出演这个角色。
导演张晓海最初并不看好赵丽蓉,然而赵丽蓉的出色演技和丰富的舞台经验,让他很快就打消了心中的顾虑。
演出结束之后,赵丽蓉一夜成名,被广大观众所熟知,而这年的赵丽蓉已经61岁了。
1992年,赵丽蓉在央视春晚中出演小品《妈妈的今天》,1995年的央视春晚出演小品《如此包装》。1996年,赵丽蓉再次出演小品《打工奇遇》等等,这些春晚上的小品都成为了如今脍炙人口的佳作。 赵丽蓉一共参加了六届央视春节晚会,她在小品表演中,把戏曲的表演技巧融入其中,为小品表演 探索 出了一条新的道路,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赵丽蓉的故乡在天津宝坻区,在她出生之前,父亲赵秉忠就逃荒到了东北沈阳,在当地做起了专门给人剃头的营生。赵秉忠的剃头手艺非常好, 并结识了当地的评剧女艺人“芙蓉花”。 从此,赵家人的命运与生活,就开始跟“曲艺”这个从来没打过交道的行业紧紧连接在了一起。
在跟随芙蓉花学艺的期间,赵丽蓉悟性很高,十七岁时尝试登台演出,不久便成为了评剧名角儿。于是,赵丽蓉跟跟随所在的芙蓉剧社,连同哥哥赵连喜一起进入了中国评剧院。
在中国评剧院的演出与生活中,与赵丽蓉合作最多且关系最好的就是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
自1952年开始,赵丽蓉与新凤霞合作了数十年的时间,评剧《杨三姐告状》、《刘巧儿》、《小二黑结婚》等等,都是她们合作演出过的经典作品。 其中,最为著名的剧目《花为媒》,更是象征着赵丽蓉与新凤霞二人在舞台上配合默契的典范。
在评剧的舞台上,赵丽蓉专攻彩旦的角色 (也就是在评剧中专门负责逗乐观众、表演带有诙谐、幽默意味的喜剧角色) 。正是由于多年处在评剧这个行当里不断摸爬滚打,精益求精,才能够让赵丽蓉跨过评剧舞台与喜剧小品舞台之间的鸿沟,在小品表演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在1988年初,赵丽蓉从中国评剧院退休,正式为自己的评剧生涯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赵丽蓉曾在一份工作成就总结中写道:
虽然赵丽蓉退休了,但她并没有放弃在艺术上的追求,此后的岁月中,心系观众的赵丽蓉将她所有的能量都绽放在了更多的舞台上面。
我们所熟悉的赵丽蓉,不仅仅是在小品舞台上,就连很多的影视作品中,也总能看得见她的身影。 早在1986年播出的电视剧《西游记》中,赵丽蓉扮演了车迟国王后。 1989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电影版《红楼梦》上映,赵丽蓉在剧中扮演的“刘姥姥”也是大受欢迎。
接连出演影视剧,而且还连续两年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谁也不会想到,年过六十的赵丽蓉在退休之后,反而更红了。她的观众也不再仅仅是局限于那些爱听评戏的戏迷们,还有了更多的电影迷和小品迷。
赵丽蓉在退休的年纪反而声名大噪,从一个评剧演员跨界到戏剧小品,甚至电影演员,这种巨大的转变不得不让赵丽蓉在时刻提醒自己,决不能在别人的一片夸奖中迷失了自己。
于是,她开始躲在家中,保持着一位经验十足的老演员的冷静与自省,闭门谢客。
就在赵丽蓉在家修养身心的这段时间,电影导演黄健中前来登门拜访,邀请赵丽蓉主演将要执导的电影《过年》。 而随着这部电影的上映,不单单将赵丽蓉的演艺事业推向高峰,还为中国的电影业在世界上的声誉翻开了新的一页。
电影《过年》讲述的是一个大家庭在春节团聚时所发生的种种故事, 集聚了李保田、赵丽蓉、葛优、梁天、丁嘉丽、六小龄童等等众多知名演员,可谓是巨星云集,广受好评。甚至有评论者认为这是中国大陆拍摄的第一部贺岁电影。
1991年的秋天,影片《过年》参加了东京国际电影节,剧情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平民的日常生活, 赵丽蓉在片中的表演真实、自然、幽默,特别受评委们的赏识,因此,她被评选为本届国际电影节的 最佳女主角 。
1992年之后,赵丽蓉在喜剧小品舞台上越来越被众多的观众所熟知、所喜爱, 她也终于遇到了小品舞台上的“黄金搭档”巩汉林。
巩汉林的年纪比赵丽蓉小了足足29岁,他曾因小品《国粹异彩》而斩获了“大连星海杯”创作表演三等奖。1990年,巩汉林初次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并表演了小品《打麻将》。
但要说起巩汉林真正达到演艺事业的高峰,还是在与赵丽蓉搭档合作之后,多次登上央视春晚的小品舞台,这其中离不开赵丽蓉对他的提携。
在中央电视台庆祝建党70周年晚会时,节目组导演邀请巩汉林与赵丽蓉搭档演一个小品《母亲的心》,能跟大名鼎鼎的赵丽蓉老师合作,他非常兴奋。在小品《母亲的心》创作之初,需要一个会说唐山话的演员来饰演赵丽蓉的儿子,有人就推荐了学过相声,且能够模仿口音的喜剧演员巩汉林,他们两人就这样相识了。
在此后的时间里,他们两人联手为我们奉献了一个又一个经典喜剧小品。
1995年央视春晚上,小品《如此包装》临近收尾时,赵丽蓉跳唱完之后, “用手撑地” 的动作当时被观众认为是精心设计的包袱。然而,在春晚演出中,赵丽蓉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她的腿有多年的关节炎,小品中的“撑地动作”是赵丽蓉单膝跪地时的本能反应。 演出结束后,赵丽蓉是被巩汉林搀扶着走下舞台,然后立马就住进了医院。
有了这次舞台上惊险的经历,巩汉林曾经劝过赵丽蓉,希望她多保重身体,第二年好好休息一下,就不要再上春晚了。 但赵丽蓉却放不下她热爱的舞台,放不下一直喜爱着她的观众们。
1996年,央视春晚编剧石林再次写出了一个优秀的小品剧本《打工奇遇》,赵丽蓉和巩汉林都知道,这个剧本非常适合他们表演。但是,巩汉林担心老太太的身体承受不住。
于是,在后来的排练中,巩汉林提出在小品中添加一个女演员的办法。 由于他自己本身就演绎着一个主角人物,无法在特殊的情况下去搀扶赵丽蓉,而这个女演员就起到了保护赵丽蓉的作用。所以,后来我们在小品《打工奇遇》中,就多了一个女演员金珠(巩汉林的妻子),这样一来,能够让小品剧情显得更加合理。
在《打工奇遇》的结尾,赵丽蓉提笔写下“货真价实”四个大字,让观众印象深刻 。当时很多人都以为赵丽蓉本身就有深厚的书法底蕴,所以才让她现场写这四个大字。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作为从旧 社会 走出来的艺人,赵丽蓉并没有念过什么书,而是在中国评剧院的组织下,她才参加了扫盲班,学习并认识了一些字。 赵丽蓉为了小品中的“货真价实”四个大字,是她苦苦练习了十几天的结果。
在1995年、1996年连续两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后,赵丽蓉的身体终于熬不住了,就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她想要把自己的身体养得棒棒的,然后继续将好的作品呈现给观众。
赵丽蓉并没有失言,在199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她再度与巩汉林合作表演了小品《功夫令》。
1998年4月,风靡全球的电影大片《泰坦尼克号》在中国上映,主题曲《我心永恒》流行一时。几个月后,一直为赵丽蓉量身定做小品的编剧石林又拿出了一个出色的剧本《老将出马》,赵丽蓉便开始搭档巩汉林开始进行排练。
在排练过程中,大家突然有了一个新奇的想法,能不能让赵丽蓉在小品里演唱这首英文歌《我心永恒》。 但是,让一个70岁的老人家学唱英语歌,无疑是在难为她。
于是,赵丽蓉来到远在意大利定居的小儿子那里,让他教自己唱这首英文歌。
学习英文歌的任务完成后,赵丽蓉匆忙赶回北京。就在这一年的春节前,她被检查出患上了肺癌。
在199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赵丽蓉带病表演了小品《老将出马》,这也是她最后一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最后一次为全国的亿万观众带来欢笑。
从1999年4月住进医院治疗,赵丽蓉也迎来了人生中最后的岁月。进入2000年之后,赵丽蓉的病情愈发严重,似乎已经进入到一种无法挽回的状态。
2000年7月17日清晨7点30分,赵丽蓉在家中去世。 7月27日上午10点,赵丽蓉的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现场聚集了许多著名的 娱乐 圈大腕以及成千上万的观众,纷纷前来悼念并送别这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
从1988年退休到2000年去世,在赵丽蓉人生最后一个轮回的12年中,她从传统的艺术中走了出来,又时刻在艺术创新中不忘初心,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个鲜活而又深入人心的角色。
在这12年中,让全国的观众永远记住了赵丽蓉这个名字。
本文链接:http://www.lyip.com.cn/2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