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的意思》 - 纳兰的长相思的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长相思的意思?
一、全文
长相思·山一程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二、注释
①程:道程,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②榆关:即山海关,古名榆关,明代改今名。
③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④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⑤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⑥聒:嘈杂扰人。
⑦ 故园:谓京师。
⑧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三、翻译
一路上爬山涉水,向榆关那边行进。夜深宿营,只见无数行帐中都亮着灯火。
挨过了一更又一更,风雪声吵得我乡心碎乱,乡梦难圆,家乡没有这种声音。
四、赏析
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正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背离中驻营夜宿,“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情心深苦之写。白日行军,跋涉山水,到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这是因思乡而失眠。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
“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于听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而心烦意乱,怨夜太长。说“聒碎乡心梦不成”,其实是作者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在“乡园”时是不会有这种令人痛苦的声响的。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更深沉。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心理情态能充分表现出来。看似无理,反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显沉重。叠句和数字“一”、“千”的运用强化着视、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怼,幽苦,亦是此词值得辨味的佳处。纳兰性德身为一等侍卫,却极厌烦“扈从”公差,于是构成传统羁旅题材的又一种类型。
长相思意思?
《长相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共有三首。第一首诗通过描写景色,渲染气氛,抒写男女相思,似有寄意;第二首诗白描了思妇弹琴寄意、借曲传情、流泪断肠、望眼欲穿的情景,表现思妇对远征亲人的深情怀念
题目“长相思”的意思是什么?
纳兰性德作为康熙最亲信的贵族之一,曾多次伴随康熙出行。这次以太子太傅随行。康熙亲自北行,卫队虎将,浩浩荡荡,展示着清帝国的赫赫战功。纳兰性德通过对行军驻扎盛况的描述,从而突现了对温馨家园的怀念。i
所以,长相思,写的就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也从侧面写出了士兵厌倦战争,渴望早日结束战争,回到家乡,故此,诗人“我“对家乡的思念,加上千万士兵对家乡的思念,就构成了,长相思!
长相思(纳兰性德)意思
长相思
○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①,水一程。
身向榆关②那畔③行,
夜深千帐④灯。
风一更⑤,雪一更,
聒⑥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⑦无此声⑧。
纳兰性德《长相思》
◇注释
①程:道程,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
长水远也。
②榆关:即山海关,古名榆关,明代改今名。
③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④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⑤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
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⑥聒:嘈杂扰人。
⑦ 故园:谓京师。
⑧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翻译
一路上爬山涉水,向榆关那边行进。夜深宿营,只见无数行帐中都亮着灯火。
挨过了一更又一更,风雪声吵得我乡心碎乱,乡梦难圆,家乡没有这种声音。
◇赏析
纳兰性德担任侍卫期间,曾多次跟随康熙出巡,宠遇非常。康熙二十一年早春,纳兰
性德随御驾东巡、去往山海关外盛京(沈阳)。途中,写下了这词,成就一首描写边塞军
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上阕写山水行程。一路爬山涉水,鞍马劳顿,目的地只在榆关那边。清寒的时节,苍
凉的去处,那万丈穹庐下安扎的营帐,望去好似繁星落地,璀璨异常。如此壮丽之景,只
从词人“夜深千帐灯”几字中,我们便可体会无二。
下阕承接“夜深千帐灯”,继续写“夜”,过渡自然。夜深了,诗人还是睡不着,
风雪交加嘛,一更接一更,真是吵死个人。写景毕竟为抒情。词人身为侍卫之职,一生多
鞍马劳役。急风飞雪的出塞路上,帐外长久的风雪声,勾起的是对“故园”无尽的思念,
2 7
经
读阅典
对家中温暖的无尽的思念。
这首词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整齐的对称之美。其一,上一阕,山水相迭,一程接一
程,主要是写空间上的延续;下一阕,风雪交加,一更接一更,主要是写时间上的延续。其
二, 上一阕, 强调“ 身”, 行程之中身好累。“‘ 身’ 向榆关那畔行”,“ 身” 在哪里
呢?作者经过了崇山峻岭,大河小川,山海关外,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总之,身在旅途,
军营帐篷中。这里面有多少的不得已呀!真的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留下绵绵无尽的想象与
回味的空间;下一阕,强调“心”,难眠之时心好苦。在这样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连做一
个思乡梦都做不囫囵,做不安逸。心好苦,是身好累的合理延续。其三,上一阕,无论是
山水还是灯火,都重在写所见,写视觉;下一阕,无论是风还是雪,都重在写所闻,写听
觉。“故园无此声”,那有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温馨,令人留恋的甜蜜和温馨。其四、上一
阕,从大处着眼,铺写一路行程中的这一处,从白天到黑夜,这一处中的千万帐灯火。重在
写外,表现外在的时空印象;下一阕,从小处落笔,内敛到“我”这一帐。重在写内,展
示这一帐内“我”的耳闻以及“我”的内心感受。时空尽在“我”的“耳”中、“心”
中。
总的来说,上阕写面、写外,铺陈壮观;下阕写点、写内,曲描心情。选取的都是平
凡的事物,如山水风雪、灯火声音。又采用短小精悍而通俗易懂的语句,轻巧排列,对应整
齐。信手拈来,不显雕琢。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评价说“容若词自然真切”。全篇融细腻情感
于雄壮景色之中,尽显非凡。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
本文链接:http://www.lyip.com.cn/2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