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代帝王简历表格」 / 明朝历代帝王顺序表1004无标题
本文目录一览:
明朝历代皇帝顺序简介 关于明朝历代皇帝顺序简介
1、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后取名朱兴宗,其父为朱世珍(原名朱五四),母为陈氏。在明代徐祯卿的《翦胜野闻》中,他引用了朱元璋自己作的《朱氏世德碑》碑文,那上面是这样记载的:朱元璋这一朱姓宗族,出自金陵之句容,家住朱家巷,地属通德乡,其地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境内,朱元璋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
2、明惠帝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史又称其为建文帝。建文帝下落一直是个迷:建文帝继位之后,一改洪武时期的紧张气氛,在当时的中国大地吹过一阵清风,他重用黄子澄、方孝孺等文人,对当时的政治实行改革,实行惠民政策,重视农桑。但明惠帝其人由于性格软弱,也最终在削藩的斗争中为人所逼,遂不知去向。对此,也成为后世史学家们猜测争论的话题。
3、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只有众人自己把握了。朱棣十一岁就被父亲朱元璋封为燕王,并于二十一岁就藩北京,当时元朝的势力虽然已经被赶到了大草原上,但还具有相当强的军事实力,并不断骚扰明朝的北部边境。因此北京并不安宁,他是作为一个军事重镇而存在的。朱元璋将朱棣分封在北京,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代替功臣宿将掌握兵权,从而使明朝的政权更加稳固。可谁知就是这个四皇子,竟利用手中的兵权最终夺取了皇帝的位子,这是当初朱元璋无法预料到了。
4、明朝第四个皇帝:明仁宗朱高炽,成祖朱棣的长子,生于洪武十一年,生母徐皇后。早在洪武时期,朱高炽就被立为燕王世子,而且由于它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的喜爱。美中不足的是朱高炽身体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因此对于一生嗜武的成祖来讲,他并不喜欢这个儿子。
5、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洪熙皇帝朱高炽的长子,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年号宣德(1426年~1435年),使用10年,是其代号。明宣宗又称宣德皇帝,其文化代表为宣德炉。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作了一个梦,他梦见太祖皇帝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正说明要将江山送给他。
6、明朝第六位皇帝:明朝皇帝朱祁镇生平简介,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11日—1464年2月23日),明宣宗长子。9岁即位,年号正统。即位初大事权归太皇太后张氏,以三杨主持政务,继续推行仁宣朝各项政策,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张氏死后,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振遂广植朋党,启明代宦官专权之端。十四年,瓦剌入犯,听从王振之言亲征,抵土木堡兵败被俘。郕王朱祁钰被拥立为帝,改元景泰。元年(1451年),英宗被释回京,软禁于南宫。八年,石亨等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改元天顺。庙号英宗,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死后葬于十三陵之裕陵。
7、明朝第七位皇帝:明代宗朱祁钰皇帝简介,明代宗朱祁钰(1428年-1457年),明宣宗朱瞻基皇二子,明英宗朱祁镇弟,明英宗被蒙古瓦刺军俘去之后继位,重用于谦等人组织北京城保卫战,打退了瓦剌的入侵。即位后整顿吏制,使吏治为之一新。英宗放回后被其冷落对待,这是他政治上的一大败笔。在位8年,病中因英宗复辟被废黜软禁而气死,终年30岁。宪宗时尊其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葬于北京市郊的金山口,明朝诸藩王的墓地。南明时加谥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庙号代宗。
8、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孝宗朱佑樘(1470年7月3日—1505年5月7日),明宪宗第三子,生母孝穆纪太后。在位期间,即位后努力扭转宪宗时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驱除宫内奸臣,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贤臣,使明朝再度中兴并发展为盛世。史称“弘治中兴”,因病英年早逝,享年36岁。庙号孝宗,谥号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葬于北京明十三陵泰陵。
9、明朝第九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年号,明武宗朱厚照的荒唐一生。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公元1521年),明孝宗嫡长子,母亲张皇后,公元1505年—公元1521年在位,明武宗是历史上很有争议的一位皇帝。年号,正德(1506年—1521年),共16年。以往很多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然而通过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研究,人们对武宗的认识有所改变,有人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为人却又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一个人。庙号武宗,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康陵。
10、明朝第十位皇帝:明世宗,年号嘉靖。嘉靖皇帝并不是武宗的儿子,也不是孝宗的孙子。由于武宗荒淫,没有留下子嗣,孝宗则是单传,只有武宗一个孩子,因此,孝宗一脉到了武宗驾崩也就断了香火,皇位继承人就要从最近支的皇族中选出。孝宗的弟弟,成化皇帝的次子兴王朱佑沅被确定为最近支的皇室,当时兴王已经去世,因此就又他唯一的儿子朱厚骢来继承皇位,他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
11、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后,年号,隆庆,世宗皇帝的三子,三十岁登基,是为明朝的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公元1537年-1572年),明世宗第三子,明世宗病死后继位。少年因其母缘故不得父皇宠爱。登基后内忧外患使他关心朝局,对他登极后处理政务有着较大的影响。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鼎力相助,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但沉迷媚药,也服这些媚药助兴,导致不理朝政。朱载垕在位6年,病崩,终年36岁。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葬于十三陵昭陵。
12、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汉族,明穆宗第三子。隆庆二年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次年改元万历。登基初期,面临内忧外患,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万历朝新政。亲政初期,他勤于政务,在军事上发动了“万历三大征”,平定了哱拜叛乱和杨应龙叛乱,对外帮助朝鲜击败侵朝日军。后期不理朝政,经常罢朝。女真在东北迅速崛起,在萨尔浒之战中击败明军。此后,明朝国势衰微。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13、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朝皇帝朱常洛年号及简介,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汉族,明代第十四位皇帝,在位一个月。明神宗万历帝长子。朱常洛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明宫三大疑案都与他有关,万历皇帝并不喜爱这位太子,他的位置曾一度岌岌可危,苦熬了三十九年之后,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但是就在他即位的第三十天清晨,这位刚要展翅高飞的皇帝就莫名其妙地去世了。庙号光宗,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葬于十三陵庆陵。
14、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光宗在位仅29天因“红丸案”而暴毙,朱由校经过“移宫案”风波,为群臣拥立继位。因其父不得祖父明神宗的宠爱,他自幼也备受冷落。少少文化,好木技。万历帝临死前才留下遗嘱,册立其为皇太孙。16岁即位,登基后后金威胁日益严重,内部宦官干政愈演愈烈,明朝民生凋敝、日薄西山。后因意外落水成病,1627年因服用“仙药”而死,终年23岁,遗诏立五弟信王朱由检为帝,即后来的明思宗。庙号熹宗,谥号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葬十三陵之德陵。
15、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亡国之君。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即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并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农民起义猖獗,关外清朝势大,已处于朝不保夕的地步。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后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5岁,在位17年。庙号思宗,后改毅宗、怀宗。清朝上谥号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葬于十三陵思陵。
明朝 有哪些皇帝
姓名 庙号 谥号 年号 陵墓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 太祖 高皇帝 洪武(1368年——1398年) 孝陵
朱允炆 惠宗 成皇帝 建文(1399年——1402年) 上金贝古墓
朱棣 成祖(原为太宗) 文皇帝 永乐(1403年——1424年) 长陵
朱高炽 仁宗 昭皇帝 洪熙(1424年——1425年) 献陵
朱瞻基 宣宗 章皇帝 宣德(1426年——1435年) 景陵
朱祁镇 英宗 睿皇帝 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注:1449年三月被俘退位,1457年一月复位。 裕陵
朱祁钰 代宗 景皇帝 景泰(1450年——1457年) 景泰陵
朱见深 宪宗 纯皇帝 成化(1465年——1487年) 茂陵
朱祐樘 孝宗 敬皇帝 弘治(1488年——1505年) 泰陵
朱厚照 武宗 毅皇帝 正德(1506年——1521年) 康陵
朱厚熜 世宗 肃皇帝 嘉靖(1522年——1566年) 永陵
朱载垕 穆宗 庄皇帝 隆庆(1567年——1572年) 昭陵
朱翊钧 神宗 显皇帝 万历(1573年——1620年) 定陵
朱常洛 光宗 贞皇帝 泰昌(1620年)实际在位一个月 庆陵
朱由校 熹宗 悊皇帝 天启(1621年——1627年) 德陵
朱由检 毅宗(原为思宗) 烈皇帝 崇祯(1628年——1644年) 思陵
南明皇帝: 朱由崧 安宗 简皇帝 弘光(1644年——1645年) 待考
朱聿键 绍宗 襄皇帝 隆武(1645年——1646年) 隆武陵
朱聿鐭 文宗 节皇帝 绍武(1646年) 绍武陵
朱由榔 昭宗 匡皇帝 永历(1646年——1662年) 永历陵
太祖朱元璋
公元1368年登基 公元1398年去位 出生:公元1328年--去世:公元1398年(在位30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年号“洪武”.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他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惠宗朱允炆
公元1398年登基 公元1402年去位 出生:公元1377年--去世:公元14??年(在位4年) 惠宗,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年号“建文”.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宗登基后,免除各地拖欠租税,赈灾济民。令官府为民间卖子为奴者赎身。限制僧道占田数量,余田均与平民。建文帝采取的这些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的安定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时政通人和。他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起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宗一说被烧死,也有外逃一说,目前后者比较可信,前者未发现惠宗尸体。
成祖朱棣
公元1402年登基 公元1424年去位 出生:公元1360年--去世:公元1424年(在位22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年号“永乐”.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在1402年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仁宗朱高炽
公元1424年登基 公元1425年去位 出生:公元1378年--去世:公元1425年(在位1年) 仁宗,明成祖长子,年号“洪熙”.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宣宗朱瞻基
公元1425年登基 公元1435年去位 出生:公元1398年--去世:公元1435年(在位10年) 宣宗,仁宗长子,年号“宣德”.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英宗朱祁镇
公元1435年登基 公元1449年去位 出生:公元1427年--去世:公元1464年(在位14年) 英宗,宣宗长子,年号“正统”.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于1464年,时年37岁。 公元1457年再登基 公元1464年再去位 年号“天顺.景泰八年(1456年)朱祁钰生病,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及王振余党太监曹吉祥等乘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再复帝位,改年号天顺。后杀害抗击瓦剌保卫北京有功的大臣于谦等多人,而重用宦官曹吉祥等。
代宗朱祁钰
公元1449年登基 公元1457年去位 出生:公元1428年--去世:公元1457年(在位8年) 宣宗次子,年号“景泰”.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57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宪宗朱见深
公元1464年登基 公元1487年去位 出生:公元1447年--去世:公元1487年(在位23年) 宪宗,英宗长子,年号“成化”.宪宗好方术,溺于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国政”。1487年,宪宗死,时年41岁。
孝宗朱佑樘
公元1487年登基 公元1505年去位 出生:公元1470年--去世:公元1505年(在位18年) 孝宗,宪宗三子。年号弘治,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被誉为“中兴之令主”。死于1505年,时年36岁。
武宗朱厚照
公元1505年登基 公元1521年去位 出生:公元1491年--去世:公元1521年(在位16年) 武宗,孝宗长子,年号“正德”。好逸乐,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过度,死于1521年,时年31岁。
世宗朱厚璁
公元1521年登基 公元1566年去位 出生:公元1507年--去世:公元1566年(在位45年) 世宗,宪宗孙,父兴献王。年号“嘉靖”,世宗前期颇有一些作为,诛杀宦官,节用宽民,但后期荒无度,政治腐败,多次爆发农民起义世宗因服丹药中毒死,时年60岁。
穆宗朱载垕
公元1566年登基 公元1572年去位 出生:公元1537年--去世:公元1572年(在位6年) 穆宗,世宗第三子。年号“隆庆”,在位7年,死于1572年,时年36岁。
神宗朱翊钧
公元1572年登基 公元1620年去位 出生:公元1563年--去世:公元1620年(在位48年) 神宗,穆宗第三子。年号“万历”,即位时才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主持政务。前期首辅张居正改革。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享乐,政治腐败,神宗时,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1619年明后金“萨尔浒战役”明军主力精锐被歼。神宗死于1620年,时年58岁。
光宗朱常洛
公元1620年登基 公元1620年去位 出生:公元1582年--去世:公元1620年(在位0年) 光宗,神宗长子。年号泰昌,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皇帝,由于欲过度,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时年39岁。
熹宗朱由校
公元1620年登基 公元1627年去世 出生:公元1605年--去世:公元1627年(在位7年) 熹宗,光宗长子。年号“天启”,在位时任用宦官魏忠贤,致使政治腐败。努尔哈赤攻占沈阳。熹宗死于1627年,时年23岁。
思宗朱由检
公元1627年登基 公元1644年去位 出生:公元1610年--去世:公元1644年(在位17年) 思宗,光宗第五子。年号“崇祯”.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勉力振作,无奈积重难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诸多原因造成高级军官大批死亡或投降。又崇祯性多疑,刚愎自用。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前于兰色袍服上大书“勿伤百姓一人”。
明朝历代皇帝顺序表
1朱元璋,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生卒年1328年-1398年,年号洪武,在位时间1368年-1398年
2朱标,庙号兴宗(明惠宗追尊、明成祖剥夺、明安宗追尊),谥号懿文太子、孝康皇帝(明惠宗追谥、明成祖剥夺、明安宗追谥),生卒年1355年-1392年
3朱允炆,庙号惠宗(明安宗追尊),谥号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明安宗追谥)、恭闵惠皇帝(清高宗追谥),生卒年1377年-1402年,年号建文,在位时间1398年-1402年
4朱棣,庙号太宗(初上庙号太宗)、成祖(明世宗改上庙号),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明世宗累谥),生卒年1360年-1424年,年号永乐,在位时间1402年-1424年
5朱高炽,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生卒年1378年-1425年,年号洪熙,在位时间1424年-1425年
6朱瞻基,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天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生卒年1398年-1435年,年号宣德,在位时间1425年-1435年
7朱祁镇,庙号英宗,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生卒年1427年-1464年,年号正统,在位时间1435年-1449年
8朱祁钰,庙号代宗(明安宗追尊),谥号恭仁康定景皇帝(明宪宗及清朝追谥)、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明安宗追谥),生卒年1428年-1457年,年号景泰,在位时间1449年-1457年
9朱祁镇(复辟),庙号英宗,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生卒年1427年-1464年,年号天顺,在位时间1457年-1464年
10朱见深,庙号宪宗,谥号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生卒年1447年-1487年,年号成化,在位时间1464年-1487年
11朱祐樘,庙号孝宗,谥号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生卒年1470年-1505年,年号弘治,在位时间1487年-1505年
12朱厚照,庙号武宗,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生卒年1491年-1521年,年号正德,在位时间1505年-1521年
13朱祐杬,庙号睿宗(明世宗追尊),谥号兴献帝(明世宗追谥)、恭穆献皇帝(明世宗改谥)、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明世宗累谥),生卒年1476年-1519年
14朱厚熜,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生卒年1507年-1566年,年号嘉靖,在位时间1521年-1566年
15朱载垕,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生卒年1537年-1572年,年号隆庆,在位时间1566年-1572年
16朱翊钧,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生卒年1563年-1620年,年号万历,在位时间1572年-1620年
17朱常洛,庙号光宗,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生卒年1582年-1620年,年号泰昌,在位时间1620年
18朱由校,庙号熹宗,谥号达天禅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生卒年1605年-1627年,年号天启,在位时间1620年-1627年
19朱由检,庙号怀宗(清世祖去庙号)、思宗(明安宗尊)、毅宗(明安宗改上庙号),谥号庄烈愍皇帝(清世祖谥)、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明安宗谥),生卒年1609年-1644年,年号崇祯,在位时间1627年-1644年
求明朝所有皇帝的名字和称号.按顺序.如 朱元障→明太祖 谢了_百度知 ...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明朝的开国皇帝,濠州人。
明惠帝朱允炆
明惠帝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孙,太子朱标的长子。
明成祖朱棣
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 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只有众人自己把握了。
明仁宗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成祖朱棣的长子,生于洪武十一年,生母徐皇后。早在洪武时期,朱高 炽就被立为燕王世子,而且由于它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的喜爱。美中不足的是朱高炽 身体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因此对于一 生嗜武的成祖来讲,他并不喜欢这个儿子
宣宗朱瞻基
宣宗朱瞻基,洪熙皇帝朱高炽的长子,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作了一个梦,他梦见太祖皇帝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 ,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正说明要将江山送给他
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宣宗皇帝的长子,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宣德年间,宣宗朱瞻基的 正宫胡皇后举止得体,贤良温淑,是一位不可多得好皇后,宣宗还有一位贵妃,姓孙, 这位孙贵妃深的宣宗皇帝的喜爱,唯一遗憾是没有得到皇后的宝座,于是孙贵妃绞尽脑汁总想挤掉胡皇后而自立。机会终于来了,宣宗皇帝的子嗣一直不旺胡皇后没能为宣 宗生下一个皇子,孙贵妃虽然也没能生子,但他想出了一条偷梁换栋的计策,他派人在 宫中四处打探看哪位宫女被皇帝临幸后怀有了身孕,于是将找到的宫女藏在秘室之中, 与外界隔绝,派专人送饭、照看。然后买通御医,对外号称怀孕,并伪装了许多怀孕的迹象。
明代宗朱祁钰
明代宗朱祁钰,宣宗皇帝的次子。谈起景泰帝,大家不免想起任用于谦北京保卫战,夺门之变英宗复辟等一些传奇经历
明宪宗朱见深
明宪宗朱见深,原名朱见浚,英宗土木堡之变后,两岁的朱见浚就被孙太后立为太子, 谁知命运与他开了个玩笑,他的叔叔景泰帝即位后,随着政局的逐渐稳定,就开始考虑如何废掉他,而用自己的儿子取而代之。
明孝宗朱佑樘
明孝宗朱佑樘,宪宗皇帝之子,生母纪氏。
孝宗皇帝有着多难的童年,她的母亲是在万贵妃的阴影下偷偷生下了他,而且直到六岁
才敢站出来与宪宗相会。当时的宪宗皇帝正苦于没有子嗣,突然一个皇子从天而降非常
高兴,并马上册立为太子,正位东宫。
明武宗朱厚照
明武宗,朱厚照,孝宗长子,生母张皇后。两岁被立为皇太子。由于孝宗一生只宠爱张皇后,而张皇后只为孝宗生了两个儿子,次子又早夭,因此武宗自小就被视为掌上明珠,而且少年的武宗非常聪明,老师教他的东西总是能很快学会,按理说他应该成为一个很好的皇帝,但就是因为周围的太监,毁了这个年轻的孩子
明世宗朱厚骢
明世宗朱厚骢,年号嘉靖,明代第11位皇帝。嘉靖皇帝并不是武宗的儿子,也不是孝宗 的孙子。由于武宗荒淫,没有留下子嗣,孝宗则是单传,只有武宗一个孩子,因此,孝宗一脉到了武宗驾崩也就断了香火,皇位继承人就要从最近支的皇族中选出。孝宗的弟弟,成化皇帝的次子兴王朱佑沅被确定为最近支的皇室,当时兴王已经去世,因此就又他唯一的儿子朱厚骢来继承皇位,他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
明穆宗朱载后
明穆宗朱载后,年号,隆庆,世宗皇帝的三子,三十岁登基,是为明朝的第十二位皇帝
明神宗朱翊钧
明神宗朱翊钧,穆宗皇帝长子,6岁立为太子,10岁即皇帝位,年号万历。
明光宗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年号泰昌,明代第14位皇帝,在位一个月
明熹宗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明代第十五位皇帝,在位七年,年号天启
明思宗朱由检
明思宗,朱由检,年号:崇祯,明代第十六位皇帝,光宗朱常洛之子,熹宗朱由校之弟。
本文链接:http://www.lyip.com.cn/2445.html